記者5月11日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,市大氣辦制定出臺了《蘇州市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》,明確到2020年,蘇州市完善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管理體系,推進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,實現工業行業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顆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進一步下降,促進鋼鐵、建材等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。
蘇州市工業爐窯面廣量大,類型眾多,廣泛應用于鋼鐵、焦化、有色、建材、石化、化工、機械制造等行業,是PM2.5污染的重要來源。相對于鍋爐,目前工業爐窯污染治理水平仍有待提升。方案提出,新建涉工業爐窯的建設項目,原則上要入園區,配套建設高效環保治理設施;要嚴格控制涉工業爐窯建設項目,嚴禁新增鋼鐵、焦化、電解鋁、鑄造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;嚴格執行鋼鐵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;原則上禁止新建燃料類煤氣發生爐,加大落后產能和不達標工業爐窯淘汰力度。
方案要求加快燃料清潔低碳化替代,對以煤、石油焦、渣油、重油等為燃料的工業爐窯,加快使用清潔低碳能源以及利用工廠余熱、電廠熱力等進行替代,全面禁止摻燒高硫石油焦(硫含量大于3%)。2020年底前,淘汰爐膛直徑3米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;加快淘汰燃煤工業爐窯,取締燃煤熱風爐,基本淘汰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加熱、烘干爐(窯);加快推動鑄造(10噸/小時及以下)、巖棉等行業沖天爐改為電爐。
同時,全市將實施深度達標治理,推進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,配套建設高效脫硫脫硝除塵設施;已有行業排放標準的,要嚴格執行行業排放標準中特別排放限值要求;暫未制訂行業排放標準的工業爐窯,嚴格執行《江蘇省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DB32/3728-2019),按照重點行業工業爐窯大氣污染治理要求和推薦技術,全面加大污染治理力度。
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相關負責人表示,該方案的出臺,明確了不同行業、不同類型工業爐窯工藝治理最優路線,能夠更好地指導幫扶企業選擇最有效的治理技術,實現全流程治理工藝水平的優化提升,更大力度保障大氣污染物減排,確保達標排放,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。